小丑醫生為病童減「壓」

長期住院的小朋友因受到病魔的折磨,往往會對醫生、治療產生恐懼,與一般小孩過著不一樣的童年。自小丑醫生的出現,他們糅合小丑歡樂及醫生治療的形象,再加上表演技巧,將歡樂帶給小朋友,減輕他們對醫院的恐懼。

小丑醫生每星期一次,每次三小時的義務探訪服務,是小丑醫生與病童風雨不改的承諾。小丑醫生Dr. Ming Ming從事小丑醫生三年,他本身亦是一位藝術表演者,他認為,小丑醫生是一份有責任感、有愛心、懂得控制情緒及具有耐性的工作,更要懂得運用表演技巧,如魔術、彈奏樂器、空中拋物、氣球扎作等,幫助病童減輕痛楚。每次進入病房前,他更要作深呼吸、冷靜面對受痛苦折磨的病童。

在三年的經歷裡,曾遇過害怕小丑的病童,還遇過不接受小丑的病童,他在一班病童的身上,學習到堅毅、不服輸的精神。他又表示,小丑醫生的制服圖案是由小丑醫生自己設計,每件制服各具特色,他選以風箏為題,寓意無拘無束在天空飛翔。
小丑醫生均經過特別訓練,更要定期參與研討會,在工作方式上尋求改進,或提升對兒童心理學的認識。瑞士菲奧多拉基金香港代表江小萍表示,他們會對一班有志成為小丑醫生的專業表演者進行面試,成功者會跟隨小丑醫生實習半年,經過評核才可成為小丑醫生。

小丑醫生是瑞士菲奧多拉基金為長期病患兒童提供的義工服務,基金的服務遍及十多個國家地區,九六年出現於香港,更是亞洲唯一提供服務的地方。現時香港小丑醫生共有五名,分別為六間醫院服務,包括威爾斯醫院、屯門醫院、瑪麗醫院、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、廣華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。

實習記者林潔怡

2006-4-20 (大公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