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錄自「小丑醫生歡樂治療之
之兒童成長錦囊」一書內

小丑醫生感言 – SARS 的日子

2003 年 3 月 13 日,是一個愁雲慘霧的日子,從電視新聞中得悉非典型肺炎肆虐香港,把整個醫護界弄致翻天覆地,更奪去近三百人命 ,人人活在惶恐中,面上被封得透不過氣的口罩所覆蓋,然而我反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又似乎親密起來,不再受有形的枷鎖限制,儘管大家不能緊緊的擁抱,但彼此的心是異常的貼近,不論大家是否熟悉,對於醫護人員無私捨身的情操,各人也感肅然起敬,這也是我當『小丑醫生』三年多最感震撼的經歷。原來當人處於一個安穩的環境,一旦遇到逆境時,會有束 手無策,像是世界末日的感覺,在疫症蔓延的兩個多月的日子,十分漫長,像過了很久似的,讓我們明白生命是何等的脆弱!即使人最感自豪的東西,都可在一瞬間失去。究竟人生擁有什麼才是最重要的。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是這樣說: 人生像是拋球,手上有四個球:事業、朋友、家人、健康。事業是一個塑膠球,掉在地上可以反彈,但其他的都是玻璃球,跌了便破。昔日的 我給家人的時間不多,又不理會身體,從早至晚忙這忙那,不大懂得忙裡偷閒的道理,現在我明白「人若賺得全世界,最後賠上了自己的生命,值得嗎?   」故現在的我會更珍惜與家人、朋友相處的日子,工作反而放在次位。而事實上,人與人之間的 相處不在乎時間長短,而在乎懂得珍惜! 因此當 SARS過後,我再次踏進醫院回到病房裡,與各醫護人員總有一份劫後重逢的喜悅。

 

小丑醫生感言 – 向全港醫護人員致敬

 在 SARS期間,基於個人安全理由,『小丑醫生』的服務要被迫暫停兩個多月,為此不能與醫護人員見面,出一分力而感到難過,事實上對於他們的感覺,除一般市民大眾的關心外,還多了一份記掛著親人的感覺 (當然包括醫護人員及長期探望的病童 ),在報章上,看到他們時刻緊守崗位,沒有人願意去當逃兵,真是香港人的驕傲,不過,在所有人都對前線醫護人員:醫生,護士感到讚賞的同時,我想告訴大家不要遺忘一班默默耕耘的醫護助理、清潔工人、保安員的努力,儘管他們在社會上被視為較低下的一群,但在這段疫症蔓延的日子裡,他們仍在其工作崗位上擔當後勤沉重的工作,發揮其作用和意義,同樣地值得我們的致敬。

 

小丑醫生感言 – 生命的意義,不在於長短,只在乎深度

第一次接觸僖僖,是在 ICU 病房,當時她只有兩個多月大,身體很細小,氣管出現頗嚴重的毛病,身上插滿喉管,教人憐愛,每次當我走進病房,總會和她傾傾偈,唱唱兒歌或是放些柔和的輕音樂,讓她感到安全和溫暖,我會用大手捉著她的小手,久而久之,每當我伸手給她時,她會用小小的手緊緊的捉著我的手,這份感受很奇妙,讓我感覺到僖僖有很強的生命力,正當滿懷希望,靜待奇蹟的時候,在 2002 年 5 月 23 日,我如常的到醫院,在整裝準備之際,竟接獲僖僖離逝的消息,面對這突然其來的消息,真有點不知所措,腦海中不斷浮現,僖僖強而有力的小手緊握著我之情景,恍如昨天,歷歷在目,此刻只想到詩人徐志摩 - 輕輕的我走了,正如我輕輕的來,我揮一揮衣袖,不帶走一片雲彩。生命的意義,不在於長短,只在乎深度。